「你養蛙了嗎?」似乎成為最近熱門的打招呼用語,「旅行青蛙」這款遊戲原本是由日本POINT 遊戲公司開發的放置型遊戲,目的是為了鼓勵生育率,沒想到推出後一炮而紅,還被賦予了一個極具禪意的稱號——佛系遊戲。
由於遊戲畫風療愈,整體調性悠閒,無法掌握青蛙行踪的設計也頗有一番「仙子去無踪」的哲學韻味。但這個遊戲能夠造成話題的原因,其實還牽涉到「人性」上癮的設計,接下來,就讓我們來分析這只不回家的小青蛙,是如何掌握無數個「蛙父母」的心。
❏ 放置型遊戲 : 就是放 · 著 · 就 · 行 · 的遊戲,沒有升級打怪的壓力,只要悠悠時點一點,看一看就可以的,讓人感到輕鬆自在的遊戲。
第一項設計:強大的帶入感,是父母也是孩子。
旅行青蛙主要的遊戲內容,就是採收幸運草(遊戲裡的貨幣),以幸運草購買食物、道具並放入蛙的背包裡,然後靜靜等候青蛙回家。玩家在幫青蛙準備旅行用品時,必須思考該幫他準備什麼樣的食物、道具才能在旅途上安全(如果餓肚子可能會延遲返家時間),這樣的舉動,像極了父母在為遠行的孩子籌備行囊,在盯著空蕩蕩的小屋子、體會青蛙離家時的空洞淒涼時,也讓人突然明白「原來我離開家時,爸媽的感受是這樣的」。
當我們收到青蛙從遠方寄來的明信片、帶回家的土產,當下的感受越開心,越是能體會父母的心情…無法橫越與孩子間的距離,看著他不太言語,卻努力的以自己的方式紀錄足跡、和我道平安,對於他的獨立成長,做父母的除了喜悅,更多是爬上心頭的孤冷與無奈。
第二項設計:病毒式擴散,社群網站的曬「娃」照
我們心裡有一塊位置,裡面藏了專屬於爸媽的害羞情感,像是一封封寫了許多字,卻不敢寄出的信件。而這些話,在收到青蛙的明信片後,突然有種「把話說出來」的舒坦。
明明只是一款虛擬遊戲,卻不自覺得帶入許多情感,讓玩家建造屬於自己的回憶場景,進而想去社群網站分享「育兒」心情,造成一股病毒式的擴散…然而這樣的熱潮,可以持續多久呢?文章先到這裡緩一緩,讓我們暫時鬆口氣,下一集再繼續解析這只小青蛙~
以上文章原始觀點轉自 Evonne Tsai,如果喜歡她的思考模式,可以透過連結關注她的作品。